融合教育是一场教育模式的变革,为进一步加强对特需学生个别化教育的研究,完善区域融合教育辐射工作,努力实现“教育为人人”,构建“全纳、平等、优质”的教育体系。2025年4月22日,武进区融合教育教学研讨活动在武进区实验小学举行。
二年级语文老师贺志妍执教了《雷雨》,依托多模态教学策略,适配差异化学习需求。课堂中利用助学小伙伴的力量,帮助特需孩子获得自信、成功的体验。在小组合作中同步推进社会交往能力发展与学科知识建构,实现儿童社会适应力与认知水平的协同提升。四年级数学老师李沁怡的《数字编码》一课,兼顾普教与特教需求,根据特需学生的实际和特点设置了差异化目标。情绪支持到位,用激励性的语言吸引并保持了ADHD孩子的专注度和持续时间,实现“减难度不减思维,降要求不降参与”,让学生在合作中,提高了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两位上课老师就自己的课例交流了自己的感性与收获。刘海粟小学的王冉老师评价贺老师的语文课专业且有温度,充分利用成长型思维语言为孩子赋能,具体化的反馈能够持续提升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武进区特殊教育巡回指导唐英老师评价李老师的数学课多感官教学激活学生高效参与,用特需学生自己的身份证号码激发学习热情,让我们在课堂中发现了与平时不一样的“他”。来自星河实小的毕可洁老师作了《每个孩子都是银河中最闪亮的星星》的讲座,从环境创设、教学研习、师资队伍等方面向大家分享经验,并介绍了学校在融合教育方面的发展特色和亮点。鸣凰实幼蒋科飞老师以《“戏”悦童心,“言”续成长--戏剧游戏融合育人新路径》为题和大家一起探讨特殊需要幼儿的教育模式。
武进区指导中心王珍副校长对本次活动作了总结,肯定了武进区实验小学在融合教育方面作出的努力,开展的融合教育活动丰富多彩且极具成效。王珍副校长提出三个关键词:看见、突破、行动。期待让每一个生命被看见,多方协作,积极实践,让每个孩子都能向上而生、向善而行。